华体会hth体育app:把港口卖给美国长和这是要做什么

来源:华体会hth体育app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26 01:09:15 公司动态
华体会hth体育平台:

  2025年3月,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长和”)宣布拟将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%的资产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,交易涵盖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,这中间还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。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轩然,舆论焦点从商业逻辑转向国家利益与地理政治学博弈,甚至被质疑为“卖国行为”,香港《大公报》连续发文进行批评,也有媒体为长和鸣不平,孰是孰非,让我们共同来讨论讨论。

  长和的全名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(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 ),是一家总部在香港的跨国公司,创始人是李嘉诚(香港首富),现公司掌门人为李嘉诚长子李泽钜。2023年,长和位列2023年《财富》中国500强排行榜第129位。 截止2025年2月,长和以1420亿元身价位列《胡润中国500强》榜单66位。长和的业务涉及港口、物流、房地产、电信和零售业。

  1950年,靠卖塑料花发家的李嘉诚成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,主要生产塑胶等工业品。1958年,李嘉诚开始涉足香港地产业,很快成为香港重要的房地产商。1979年,李嘉诚收购了英资企业和记黄埔,和记黄埔的核心业务为航运、贸易、地产及零售,李嘉诚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经营范围。

  2015年,李嘉诚“嗅”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可能给他带来风险,于是着手撤资中国,他把自己掌控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两个公司重组,组建了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(长和)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(长地),两个公司总部都位于香港,主体业务也在香港和大陆,但却注册为开曼群岛企业,变成了妥妥的外企,其本人也一度入籍加拿大。后来,长和逐步扩大经营事物的规模,深度参与欧洲、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天然气、电信、房地产等业务,还控制着24个国家的53个港口。

  2024年,长和下属长和基建在伦敦上市,2025年,长和又开始筹划把其电信业务在伦敦上市,预计将有大量资金将流向英国。

  长和是李嘉诚商业帝国的一部分,李嘉诚本人善于经营,在商业发展的同时成立基金会,大兴慈善事业,比如1981年捐资创办了汕头大学,1998年捐款在教育部设立了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,2002年捐资创办了长江商学院。此外,他还资助了国内尤其是广东省的众多中小学。这都为他树立了较为正面的形象。这些,能够理解为企业对社会的回馈,也能够理解为企业通过捐赠争取民心和政府支持。

  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,纵贯巴拿马地峡,是一条船闸式运河。运河全长81.30千米,最窄处为152米,最宽处为304米,水深13-15米,从运河中线千米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,总面积达1432平方千米。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上交通运输,战略地位极其重要。

  巴拿马运河的大部分河段由南部的加通湖供水。因为加通湖和海平面的高差,运河在太平洋入口和大西洋入口分别设置了双线三级船闸,水闸以调节水位为方式,辅以闸面机械牵引和拖轮助推的手段实现通航,运河的航行过程需要9小时。巴拿马运河每日船只通行数量约40艘,但2024年运河年收入达34.53亿美元,占巴拿马全国财政收入的20%,可以说巴拿马是一河养全国。

  16世纪时,西班牙人控制了巴拿马地区,出于殖民统治需要,曾考虑过开挖运河,但最终限于条件未能实现。1879年,法国“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”获准开挖运河,但花了十年时间、死了两万多劳工,无功而返。

  1902年,美国于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巴拿马运河区的法国资产,次年,取得了修建运河土地的永久可续租约权。这等于是运河尚未开挖,已经控制了运河区域。

  1905年,运河开工。美国雇佣非洲、中国等国劳工,最终以耗资3.87亿美元、牺牲10万条生命的代价,挖通了巴拿马运河。从此,美国控制着这个黄金水道及沿岸地区,一直到1999年。

  巴拿马运河承载全球约6%的海运贸易量,日均通行货轮约40艘,每艘平均支付45万美元通行费,其中美国东部港口60%对亚洲的贸易、中国30%对美贸易依赖运河通行,因此,运河的对中美两国来说都非常重要。

  美国人撤走后,对巴拿马运河依然念念不忘,总觉得是自己挖的河,一直在设法“拿回”。2025年1月,美国当选总统川普表示,不排除使用武力“收回”巴拿马运河,理由是巴拿马运河“被中国控制”,损害了美国的利益。2月11日,巴拿马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来访后宣布退出“一带一路”计划,开始对中国施压。

  2025年3月4日,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,宣布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,拟向该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非中国资产,其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%股权,而且交易时间定为4月2日。这一决定引起了多方的关注,更是招来了中国媒体的批评。

  长和宣称此次交易是“在商言商”,但多个权威分析指出其价格与程序存在很明显反常。根据披露,交易金额较中资机构早年报价缩水近90%。而且,长和未采用公开对外招标,而是以“短平快”方式与贝莱德达成协议,进一步引发外界对交易公平性的质疑。此外,交易时间点也耐人寻味,原定签约日4月2日恰逢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加征20%关税的敏感节点。很显然,长和是在美国压力下仓促出售资产,是在“向对手递刀”,助长美国霸凌气焰。这种以妥协求生存的策略,与华为、字节跳动等企业顶住压力、捍卫国家利益的案例形成鲜明对比。

  港口不仅是经济资产,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点。长和出售的43个港口中,41个位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,必然的联系中国海外物流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。一旦贝莱德掌控巴拿马运河港口,美国可能通过提高中国船只停靠成本、附加政治条款甚至断航威胁,对中国航运实施“卡脖子”策略。

  对此,我国应迅速启动反垄断与国家安全审查程序。根据《反垄断法》第28条,若交易具有“排除、限制竞争效果”,监管部门可依法叫停。同时,中国可援引“关键基础设施”条款,对已完成交易实施追溯审查,甚至要求贝莱德剥离资产,形成法律层面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此外,还能够准确的通过《香港国安法》对交易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。

  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绝非单纯的商业行为,而是中美全球治理模式碰撞的缩影。在贸易战、科技战叠加的今天,核心基础设施的归属必然的联系国家命脉。企业家的抉择不仅影响自身存亡,更需经得起历史与民意的双重审视。正如港澳办所警示:“营商无视国家利益,是短视的自毁基石之举。” 唯有将商业理性与家国情怀深层次地融合,方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守住底线、赢得尊严。